各縣、區黨委,縣、區人民政府,市直各單位:
《蚌埠市深化新一輪林長制改革的實施意見》已經市委、市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中共蚌埠市委辦公室
蚌埠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1年12月31日
蚌埠市深化新一輪林長制改革的實施意見
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全面推行林長制的意見》和中共安徽省委辦公廳、安徽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深化新一輪林長制改革的實施意見》,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鞏固提升林長制改革創新成果,在新一輪林長制改革中展現新作為、實現新突破,加快打造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區,結合我市實際,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安徽作出的系列重要講話指示批示,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加快建立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高位推進林業高質量發展,全面提升林業資源的生態、經濟和社會功能,為打造“三地一區”兩中心、建設經濟強百姓富生態美的新階段現代化幸福蚌埠作出新貢獻。
(二)主要目標。到2025年,林長制組織體系更加完備,林業保護發展機制更加健全,政策保障制度更加完善,初步實現林業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成功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實現林木覆蓋率超過25%、森林蓄積量達到900萬立方米、濕地保護率超過53%和林業總產值超過120億元的林業改革發展新目標。
二、壓緊壓實林長職責
(一)嚴格履行林長職責。全面實施林長制,堅持黨委領導,健全完善以黨政領導負責制為核心的責任體系,明確黨政領導干部保護發展森林、濕地、草原等資源目標責任,構建黨政同責、屬地負責、部門協同、源頭治理、全域覆蓋的長效機制。各級林長應當按照《安徽省林長制條例》規定的職責,加強領導,認真履職,強化工作措施,統籌各方力量,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格局,推動林長制各項改革任務落實到位。
(二)提升林長履職能力。實行林長巡林制度,及時研究解決林業保護發展突出問題和林業經營者遇到的難題。建立總林長指令發布制度,在林業保護發展的重要時間節點,針對林業重點工作進行動員部署。完善各級林長責任區制度,定點聯系自然保護地等重點生態功能區域和林業產業基地,聯系林業經營主體,運用好林長制“五個一”服務平臺,建設健康、優質、高效的林長示范林。
(三)強化跟蹤問效問責。開展林長制工作督查,推進林長制改革重點任務落實。完善林長制市級考核辦法,精準設置考核指標,激發各級林長深化改革的動力??h、鄉兩級林長每年向上一級林長報告履職情況,并接受評議。村級林長每年在本行政村范圍內公布履責情況,接受群眾監督。對履行森林資源保護發展職責不力的林長,由上一級林長進行約談,并要求采取措施限期整改;對發生嚴重破壞森林、濕地資源等問題的,按有關規定嚴肅追責問責。
三、主要任務
(一)實施平安森林行動
1.加快推進法治林業建設。加強林業行政執法隊伍建設,充實基層執法力量。全面落實“林長+法院院長+檢察長+公安局長+林業局長”協作機制和森林警長制,不斷完善“刑事懲治+生態賠償”生態檢察模式,建立健全林業資源行政執法體制機制,開展專項治理整頓行動,加大林業行政案件的督辦、查辦和行政問責力度,依法打擊非法占用林地、亂砍濫伐林木、破壞自然保護地資源等違法行為,推進政務公開,開展普法宣傳,全面推進依法治林。認真開展林業植物檢疫執法專項行動,嚴厲打擊逃避檢疫、違章調運等檢疫違法行為;加強對調入我市花卉、綠化苗木、林產品等森林植物的復檢工作;強化檢疫日常監管,加強檢疫源頭監管,不斷增強服務意識。
2.融合完善林地“一張圖”。做好林地資源“一張圖”與國土“三調”成果融合。開展年度森林督查和林地資源“一張圖”變更工作,逐步完善林地資源“一張圖”。嚴格執行憑證采伐制度和建設項目使用林地審核審批制度。認真落實國家級和省級公益林管護。全面加強對各類自然保護地監督和管理工作,組織開展風景名勝區的整合工作,著手開展經批準后的自然保護地勘界及總體規劃編制和報批工作,強化濕地保護和修復工作。
3.提升森林資源管護能力。開展智慧林業信息化平臺建設,健全森林防火監測網絡體系,完善森林防火體系建設,強化防撲火專業隊伍建設,建立市級、縣級森林防滅火專業隊,建立健全生態護林員監管機制,全面推行“防火碼”進山入林,推進森林防火全鏈條管理。
(二)實施健康森林行動
4.科學高效開展國土綠化。認真貫徹落實禁止耕地“非農化”、防止耕地“非糧化”相關要求,科學安排農田防護林網用地,建立健全農田防護林和農田林網建設機制。全市新增人工造林8萬畝,森林撫育34萬畝,退化林修復3萬畝,新建農田林網50萬畝,補建130萬畝,完成高速公路林帶提質1.78萬畝;全面實施淮河生態廊道建設工程,開展“兩山一廊”(荊山、涂山,淮河生態廊道)綠化提升行動,強化生態保護修復,加快推進城市綠化美化步伐,高質量創建國家森林城市。
5.持續推進森林可持續經營。以示范林創建為抓手,扎實開展退化林修復、森林撫育、封山育林、農田林網、木本油料、特色經濟林等示范片(點)建設,精準提升森林質量;新增經濟林2萬畝,積極開展森林認證,加快商品林培育和國家儲備林基地建設,建立森林經營示范區、示范林場等,持續推進森林資源高質量發展;強化退耕還林及公益林退化林修復,鞏固退耕還林成果,建立健全退化林修復機制;制定地方公益林管理制度,科學開展公益林培育經營,提升公益林林分質量,推進地方重點生態公益林培育。
6.提升林業有害生物防控能力。強化重大林業有害生物的林長防治責任和政府負責制,各縣區人民政府、重大林業有害生物防治指揮部要認真落實美國白蛾等重大林業有害生物防控主體責任,切實承擔好本行政區域的美國白蛾防控工作職責和其他有害生物預防工作職責,確保重大林業有害生物防控工作全覆蓋、無死角,促進森林健康和生態安全;建立健全機制,逐級落實責任,推動全面查防。各縣區要充分發揮近年形成的監測查防網格化管理體系、查防隊伍、查防工作機制和經驗做法等優勢,把網格化查防責任同林長制管理責任有機結合,加強對各級林長的培訓,使各級林長能“查”會“防”。
(三)實施碳匯森林行動
7.加強林業碳匯計量監測。按照省林業局統一部署,開展林業固碳能力調查監測、溫室氣體排放林業指標基礎統計、森林增長及其固碳增匯能力評估等工作,加快構建林業碳匯計量監測體系,定期發布計量數據和監測成果。
8.探索進行林業碳匯交易。結合林業建設重點工程和國有林場森林經營,鼓勵市內重點排放企業合作開發林業碳匯項目,積極參與國家碳匯市場交易,探索運用多種方式參與林業碳匯交易。
9.建立林業碳匯基金。采取政府主導、社會參與等方式,創造條件建立林業碳匯基金,主要用于林業碳匯計量監測、林業碳匯項目開發與交易,對捐資林業碳匯基金的企業、社會團體和個人依法落實稅收、環保等方面優惠政策。
(四)實施金銀森林行動
10.推進林業產業集聚發展。實施苗木花卉高質量發展行動,大幅度提升種植基地產出水平,新增花卉苗木種植 5000畝,建設花卉苗木交易市場1個。支持舉辦“榴花節”“荷花節”“花博會”“年宵花展”等展會活動,積極參加國家和省級舉辦的林業重要展會,不斷提升我市花卉苗木發展水平。
11.積極發展林業新業態。大力培育森林康養示范項目,重點打造國有大洪山林場森林康養小鎮等項目,探索建成集醫療、養生、康復、保健、旅游、教育、文化、體育等于一體的新型林業產業體系。積極鼓勵企業、農戶發展林下經濟,培育林下經濟示范基地5個,不少于5000畝。發展林下經濟2萬畝,新建義務植樹示范點基地63個。
12.大力培育新型林業經營主體。制定扶持工商資本投資林業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政策意見,加大林業招商引資力度,積極落實財政、金融等扶持新型林業經營主體政策,撬動社會資本投資林業,支持新型林業主體發展。申報省級龍頭企業30個,培育市級龍頭企業20個。
13.實施林業品牌發展戰略。加強林業品牌企業建設,培育以懷遠石榴、五河溝東酥梨、密度板材為主的特色林業品牌,建立林業品牌保護體系,積極開展森林生態標志產品、國家地理標志產品認證,加強林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和林產品標準體系建設,打造現代林業品牌,著力提升林產品和生態產品的知名度。
(五)實施活力森林行動
14.大力推廣林權流轉。規范林權流轉行為,加強林權流轉合同管理,推廣使用集體林權流轉合同示范文本,流轉當事人應當在平等協商的基礎上簽訂書面流轉合同,并及時依法辦理林權變更登記手續。加強林權流轉服務,完善依托林業服務中心等林權流轉服務平臺的功能。鼓勵有條件的縣區大力發展林權流轉中介服務組織,探索政府購買林業社會化服務。
15.加快推進林權抵押貸款。繼續推廣商品林“森林保險”“五綠興林·勸耕貸”,拓寬林業融資渠道,滿足林業擴大再生產對補充資金的需要,有效解決經營林地的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促進金融機構與林業產業有效對接,助推林業資產變成林業資本,推動林業產業發展。
16.持續優化林業營商環境。推進“放管服”改革,強化“一送四進”服務,大力優化營商環境,壓縮行政許可辦理時限,推動涉林項目落地,提振涉林企業信心,增強林業市場活力,為企業和群眾辦事創業提供更大的便利。
(六)深入實施森林創建活動
17.突出淮河岸線森林創建。到2025年,淮河生態廊道兩岸15公里范圍內所有鄉鎮、行政村全部完成省級森林城鎮、森林村莊創建工作,聯動片森林創建率達到40%左右。全市創建國家級森林城市1個、省級森林城市4個、省級森林城鎮16個、省級森林村莊145個;深入開展“四旁四邊四創”國土綠化提升行動,推進“村村栽萬樹、林果進庭院”綠色家園建設。實施特色創建300個,其中:長壽樹示范村100個、綠化特色村100個、五小園示范村50個、農田林網示范片50個。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級黨委、政府是深化新一輪林長制改革的責任主體,要把深化新一輪林長制改革作為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舉措,切實強化組織領導和統籌謀劃,明確責任分工,細化工作舉措,確保深化新一輪林長制改革順利實施。林業主管部門要建立健全工作協調機制,完善林長制“五個一”服務平臺,切實為各級林長履行職責提供服務保障。各級林長成員單位要履職盡責,合力推進深化新一輪林長制改革工作。
(二)增強基礎服務。著力提高林業基層站所基礎設施能力,穩定林業基礎站隊伍。加快推進林區森林防火、有害生物防治、野生動植物保護和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等基礎設施建設。全面建成市級智慧林業信息化平臺并與省對接,實現資源共享、上下聯通,強化林長制管理信息系統和“五個一”信息化平臺服務保障功能。
(三)加大財政投入。發揮財政資金杠桿作用,撬動社會資本,鼓勵多元投入。資金投向、投量向重點領域、重點項目聚焦用力,集中使用?!笆奈濉逼陂g,根據林業發展任務項目清單,財政對于林業重點項目根據財力情況適當進行獎補。
(四)推進科技創新。啟動實施林業科技創新與示范推廣工程,提升林業科研創新能力。實施林業科研創新計劃,開展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戰略研究與林長制改革綜合效益研究。加強基層林業站所和國有林場人才隊伍建設,配齊配強林業專業人員。加強基層林長、林業職工培訓,積極推進林業科普。
(五)嚴格考核獎懲。林長制納入市政府目標管理績效考核范圍,市、縣級組織對下一級林長的考核,考核結果作為有關黨政領導干部綜合考核評價和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的重要依據。對在深化新一輪林長制改革工作中作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按照國家和省有關規定予以表彰獎勵;嚴格落實黨政領導干部生態環境損害責任終身追究制,對造成森林、濕地和野生動植物資源嚴重破壞的,按照有關規定追究責任。
關注蚌埠發布微信
關注蚌埠日報微信
蚌埠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允許 請勿復制或鏡像
皖ICP備07008681號-1 皖網宣備070018號 皖公網安備34030002000168號
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舉報郵箱 bbrbs@bbnews.cn 舉報電話 (0552)40174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