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遠縣雙橋中學正高級教師種即飛,堅守鄉村教育38載,用師德鑄就師魂、用汗水澆灌果實。他在鄉村教育田園里滋養生命的“常青藤”,歷經歲月洗禮,卻青蔥依舊。
扎根鄉村教育的土壤
1984年種即飛師范畢業,憑著優異的成績,本可以留在城里工作,他卻毅然回到了摯愛的農村。那個時候的農村教育資源特別匱乏,他用微薄的收入,訂閱了大量的報紙雜志,邊工作、邊學習;這個好習慣堅持到了現在。只要他沒課,都能看到他在辦公室里工作、學習的身影。去年六月,種老師因為臂部剛做手術,醫生叮囑他不能坐著,他就在教務處的地板上鋪了一張席子,躺在上面閱讀教育雜志。
在38年的從教生涯中,他先后發表論文60余篇,獲獎論文50余次,指導學生參加縣級以上各種活動、獲獎百余人次。他是省“一師一優課”、市“優質課”一等獎、市“教學能力大賽”二等獎等得主。他指導青年教師獲市級“優質課”比賽、“教學能力大賽”、“教學基本功大賽”三等獎以上30余人次。主持并結題2個省級和2個市級課題,出版《向卓越進發》、《超越夢想——教育教學探索》等教育專著。
用愛開啟學生的心靈之門
種老師心里總是裝著學生。他用慈愛之心、育人之術、人格魅力,去開啟一屆屆學生心靈之門,使一些學困生、調皮搗蛋生在他的班里脫胎換骨。
2013年10月,種老師的愛人患了慢性腎炎、高血壓;兩腎萎縮、兩腿浮腫,出院后需要三個月查一次血樣,并需長期服用保腎、降壓藥物。種老師就選雙休日或節假日帶愛人去體檢、拿藥。就在愛人患病那一年,種老師任職高一(1)班班主任兼語文教師。職高的學生大都聽不懂課,為了樹立學生的自信心,種老師總是留意上級安排的比賽活動,一有比賽項目,就組織學生參加。在種老師的組織與輔導下,學生在省市賽事中多次獲獎,增強了自信心和自豪感。高考揭榜時,這屆學生有3名考上本科,其余學生全考上???。
學生劉剛(化名),母親改嫁,父親常年臥病在床。一次下大雨,中午別人都去買飯,唯獨他躲在教室里。原來他賒了多次食堂的賬沒還,不好意思再去食堂了。種老師知道后便把他欠的200元付了,還拉他到自家吃飯,而后每月給他100元生活費。后來劉剛考上了淮南職業技術學院。2019年畢業后找到了一份合適的工作,2020年春節,劉剛去看望種老師說:“沒有您的關愛,就沒有我劉剛的今天。謝謝您,種老師!”
磨難難消從事教育的初心
花甲未至,卻磨難重重。1995年,種老師因工傷導致左眼失明,由于交叉感染,右眼視力矯正后僅為0.1。2014年4月的一天,他騎摩托車去參加教研活動,為避讓一名橫穿馬路的小學生,不幸摔斷了三根肋骨、鎖骨骨裂;僅僅兩周的時間,他又回到了課堂。很多人勸他:“你都這么大年紀了,還這么拼命干啥?”可他卻說:“老師是不能離開課堂的,老師要是離開了課堂,就不算是真正的老師了?!敝钡浇裉?,他一直堅守在教學的第一線。(完)
關注蚌埠發布微信
關注蚌埠日報微信
蚌埠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允許 請勿復制或鏡像
皖ICP備07008681號-1 皖網宣備070018號 皖公網安備34030002000168號
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舉報郵箱 bbrbs@bbnews.cn 舉報電話 (0552)40174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