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新聞網記者 年福燁
“土地是群眾的命根子,有了人大代表票決制,這個電灌站得到了及時整修,現在旱了能灌,澇了能排,群眾種起地來更加得心應手?!比涨?,懷遠縣徐圩鄉黃園村黨總支書記尚旭指著村東頭的灣東電灌站高興地說。
因資金短缺,維護不善,灣東電灌站灌溉功能受到不小的影響,造成當地黃園、梨園近2萬畝土地這兩年豐年歉收,災年減收。2021年初,鄉人大主席團多次分批組織鄉人大代表調研電灌站運行情況,走訪了解群眾所期所盼,在統一共識的基礎上,人大主席團將電灌站提升改造列入鄉人代會票決民生實事事項,由鄉財政籌集資金60萬元,于當年底竣工恢復正常運行。
以人民為中心,為人民履職盡責,是人大工作的永恒主題。作為全市首個民生實事項目人大代表票決制試點縣,從2018年起,懷遠縣人大常委會在縣委的支持下,圍繞做好民生實事,改善民生福祉的目標,在縣、鄉鎮全面推行“民生實事項目人大代表票決制”,推動政府決策從“為民做主”到“由民做主”,形成“黨委領導、人大推動、政府實施、代表參與”的創新模式,有效促進了黨委政府決策部署與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民生訴求有機結合。
經過4年多的探索實踐,此舉已成為懷遠縣縣、鄉鎮兩級人大依法討論決定重大事項、充分發揮人大代表作用的有效舉措。
為提升票決效果,該縣人大常委會和各鄉鎮人大主席團強化效果導向,充分發揮代表聯系廣泛、渠道暢通的優勢,傾聽人民群眾的意見和呼聲。開展致代表信、梳理代表議案建議、進代表聯絡站、網上征求意見等系列活動,讓人大代表和政府部門直接對話,對發展項目、民生工程議深議透,以合法性、民本性、可行性等維度為依據,確保作出的決議決定符合實際、切實可行。體現“群眾需要什么,我們就干什么”的目標要求,實現征求民意和政府篩選有效結合,既保證民生實事項目充分體現民意,又通過政府篩選令其具備現實可操作性。在每年召開縣、鄉鎮兩級人代會前,通過人大途徑征集的代表意見建議最終歸集到政府,由同級政府篩選形成候選項目,經縣委、縣人大常委會和鄉鎮黨委、人大主席團會審議后,按差額20%比例,提交同級人代會,經與會全體人大代表審議和票決后,確定正式項目,由政府組織實施。
在推進票決項目監督實施上,縣人大常委會和鄉鎮人大主席團充分運用組織代表開展專項視察督查、專題調研、專題詢問等剛性監督手段,緊盯項目建設不放,跟蹤督辦到底。幾年來,該縣通過推進城鄉客運一體化、縣城新老城區新建改建廁所、新增停車位、城區供水管網提升、農村危橋改造、增設安全護欄、鄉村水泥路面加寬、斷頭路延伸等眾多民生實事項目的實施,解決了一批群眾關心關注的“急難愁盼”問題。
目前,懷遠縣已連續四年在全縣縣、鄉鎮兩級召開的人民代表大會上實施了“民生實事票決制”,共票決確定縣級民生實事項目40個,鄉鎮民生實事項目132個,按期完成率100%,群眾滿意度明顯提升。(完)
關注蚌埠發布微信
關注蚌埠日報微信
蚌埠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允許 請勿復制或鏡像
皖ICP備07008681號-1 皖網宣備070018號 皖公網安備34030002000168號
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舉報郵箱 bbrbs@bbnews.cn 舉報電話 (0552)40174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