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新聞網記者 李茂峰 文/圖
荒地廢塘換新顏
麥田如綠色的地毯一望無際,幾位農民正在田間除草施肥,望著生機勃勃的大田春景,艾翠琴感慨萬千:原先這里雜草叢生,堆滿建筑垃圾,今已變成了穩產高產的生態示范田。
森升園林有限公司是這塊大田的技術提供方,總經理艾翠琴告訴記者,這里的小麥全部采用生態種植技術,全過程不施化肥,不噴灑農藥,生產出來的小麥生態環保無污染。之所以要做成生態示范田,一是提高農產品的附加值。二是讓“一分良田”公益項目的參與者能夠親身感受到現代生態農業的魅力。
“這塊地歸屬蚌山區燕山鄉村民,一位老板流轉后因項目建設出了問題,導致土地已經荒了七八年,在我們的手中已經徹底變成農民的豐收田和幸福田?!卑淝俑嬖V記者,森升園林接手后對地塊進行整理和改性處理,用于“一分良田”公益項目用地,城市居民“認養”,森升園林全程提供農業技術支持,通過“社區支持農村”、“市民幫扶村民”的形式運作,使“一分良田”變成城市與鄉村、市民與農民聯系的紐帶橋梁。
“如今變了模樣的不僅是這片大田,還有零零星星的小田塊及廢棄多年的幾口水塘?!?/p>
在艾翠琴的引領下,記者走過一條溝渠。只見溝渠旁田有埂、菜成畦,零零星星的菜地如綠色的棋子排列在溝渠兩側。菜園里種有蒜苗、青菜等時令蔬菜。
柳枝新芽吐綠,桃花含苞待放。邊走邊聊間,一面水塘顯現在記者眼前,塘水清澈、魚游淺底,幾只鴨子在水面上游來游去……恬淡、靜謐的田園風光盡收眼底。
“一分良田”生態農業示范園
“這里原來是一口廢棄多年的水塘”,艾翠琴指著泛著銀光的水面告訴記者,看到現在樣子你一定想不出當初的模樣:水面幾乎被塑料袋和雜物覆蓋,水塘邊被傾倒了大量生活垃圾,夏天,有機物腐爛后,水塘散發著陣陣臭氣。經過精心整治和綠化美化,現在完全變了模樣?!岸@些還只是初步,再過幾個月,楊萬里筆下‘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的詩意美景將在這里呈現?!?/p>
艾翠琴介紹,水塘經過清淤和治理后,環境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同時又在水塘里種上蓮藕,這千畝水塘將成為水生花卉植物的繁育基地,屆時既美化了鄉村,又成為幫助農民增收的另一條途徑。
“一分良田”寄深情
“感謝‘一分良田’為我們帶來了一個個驚喜”。2月2日下午,“一分良田”成果分享會在燕山鄉政府會議室舉辦,“業主”劉女士從艾翠琴手中接過一袋大米后興奮之情溢于言表。
“這可不是普通的大米,它一頭連著農民的心,一頭連接市民的情?!彪m然“一分良田”成果分享會已過去月余,說起分享會的場面,劉女士話語中仍流露著激動。
99戶業主領到了“一分良田”地塊上收獲的有機大米,孫家圩子村20多位老人領到了“我們?幸?;ā惫媛撁税l放的節日慰問品。無論是村民還是業主都通過“一分良田”收獲了滿滿的幸福。
“參與‘一分良田’活動,我就成為一位‘新農人’,從此全家人的生活都與土地貼得更近了?!比ツ?月1日,參加完“向建黨100周年獻禮”稻畫活動后,業主吳先生在朋友圈里欣喜地寫到:“一分良田”的業主是一群有情懷的人,一起參加這樣的活動很有意義。彩色水稻繪出的偉人畫像栩栩如生,再現了鄧小平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豐功偉績,重現了孫家圩子光輝燦爛的歷史記憶。參觀稻畫很受教育,欣賞“一分良田”家人們勤勞耕種的多彩蔬菜,感受到土地竟那般神奇。這些活動讓我更深入地理解了“一分良田”對于鄉村振興的意義。
社區支持農村,市民支持農民,通過結對子的形式,改變農業面貌,助力鄉村振興,是“一分良田”公益項目設計的初衷。艾翠琴介紹,“一分良田”項目的實施主體是“我們?幸?;ā惫媛撁?,旨在通過“一分良田”這個平臺,建立起城市反哺農村的工作機制?!耙环至继铩钡囊巹澰瓌t是,由99位社區居民每人拿出100元認領良田,每塊良田的面積約70平方米,領取良田后就成為這塊地的“業主”,其中一部分由業主根據規劃區塊種植自己喜歡的瓜果蔬菜,收獲歸業主所有,剩余部分規劃為稻田,由森升園林統一種植管理,每位業主將收獲99斤良田里種植的有機大米,還可以在“自家”水塘里開展2次垂釣活動,參加1次家庭園藝分享課,參加建黨100周年稻畫觀景?!耙环至继铩表椖窟€將設立農業分享平臺,業主可以通過這個平臺分享勞動成果、切磋技藝、垂釣、農業科普等。
鄉村振興美如畫
“一分良田”的上游是農戶,他們可以將自己房前屋后的閑置土地流轉出來,在享受種糧補貼的同時,獲得土地流轉帶來的收益。從根本上講,“一分良田”給農民帶來的實惠是提高收入,給鄉村帶來的變化是鄉村環境面貌的大提升大改變。
“這是不一樣的鄉村振興,‘一分良田’是藝術、是產業、更是情懷,它喚醒我們對土地的眷戀?!币晃粯I主在微信朋友圈中這樣寫到:大田滿足糧倉,中田滿足DIY觀光旅游,小田滿足餐桌健康時蔬,閑暇時光,相約著來到空氣清新的良田中,澆水、拔草、采摘、分享經驗,互換勞動成果,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不一樣的感受,這就是新農人的執著追求。
“一分良田”是建設富美鄉村新模式,目的是帶動全域逐步實現農村美、農民富、產業強。燕山鄉鄉長方國勝告訴記者,社區支持農村、市民支持農民,引入社會資本建設美麗鄉村是實現鄉村振興的好方法。近年來,勞動力向城市轉移,農村出現不少空心村,社會資本和公益組織利用自身資金和技術,在閑置的土地上發展農藝、園藝產業,可以真正把農村變得美起來,環境變美了,能夠帶動農業休閑旅游業的發展。
“‘一分良田’是帶動鄉村優環境、促文明、強產業的好方法?!笔姓f常委、安徽財經大學教授徐豪認為,“一分良田”將荒地、廢塘變成獨具特色的鄉村美景,打造了“美麗庭院”的新樣板?!拔覀?幸?;ā惫媛撁私M織志愿者開展“幫扶幸福+”農戶課堂、“園藝幸福+”校園課堂等志愿者服務活動,在培訓中傳授技藝,在活動中改變鄉風,推動了文明鄉風建設?!耙环至继铩表椖繂雍?,大力發展生態農業和花卉產業,對于糧食生產、文化旅游、農民就業都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耙环至继铩表椖繂右詠?,為燕山鄉農民提供了200多個就業崗位。隨著項目逐漸成型,可以帶動周邊農村實現農村美、農民富、產業強的目標,屆時會有更多美麗鄉村新樣板問世。(完)
關注蚌埠發布微信
關注蚌埠日報微信
蚌埠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允許 請勿復制或鏡像
皖ICP備07008681號-1 皖網宣備070018號 皖公網安備34030002000168號
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舉報郵箱 bbrbs@bbnews.cn 舉報電話 (0552)40174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