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新聞網記者 郝玉琳
記者從市住建部門了解到,我市今年將新開工籌集保障性租賃住房7726套,以低于同地段、同品質市場租賃住房的租金提供,緩解在蚌新市民、青年人的住房困難。而整個“十四五”期間,我市計劃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不少于2萬套,可滿足5萬人的階段性住房需求。
7個項目已簽認定書
保障性租賃住房主要是解決符合條件的新市民、青年人、城市基本公共服務人員等群體的住房困難問題,原則上不設收入門檻。與本市用人單位簽訂兩年以上勞動合同,足額繳納社會保險滿一年,本人配偶、未成年子女在本市城區范圍內無自有住房且未承租各類保障性住房者均可申請。我市(含三縣)已明確列入安徽省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的重點城市,享受國家和省相應的支持政策。
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住房保障科相關負責人介紹,2022年,全市新開工籌集保障性租賃住房7726套,計劃總投資5.9億元。相關單位將全鏈條保障,倒排工期,確保今年10月底前完成目標任務。截至目前,通過住建、發改、規劃、財政、稅務等部門的聯審,我市已認定首批保障性租賃住房項目,發放了禹會區新型智造雙創園一期項目、城開公司佳源東方都市、大禹家園等7個項目認定書,涉及房源2948套,目前在建的禹會區新型智造雙創園項目通過產業園區配建保租房,將為深圳整體搬遷來蚌的安徽帝晶光電科技有限公司解決3000余名職工的職住平衡問題。
71個項目納入儲備
2021年底,我市被納入安徽省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重點城市。通過利用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企事業單位自有閑置土地、產業園區配套用地和存量閑置房屋建設、適當利用新供應國有建設用地,以及發放租賃補貼和將政府閑置住房用作保障性租賃住房等方式,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
去年以來,我市召開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專題座談會,邀請駐蚌院校、單位報送發展需求,做到符合條件項目應報盡報,堅持供需匹配、職住平衡原則,走訪縣區調研摸清底數,送政策入企宣講政策,為民辦實事、為企優環境,發掘交通便利、戶型匹配、租金優惠、拎包入住的項目。同時,面向社會發布保障性租賃住房長期征集令,同步在各類門戶網站、論壇等宣傳保障性租賃住房政策和進展。
納入對縣區政府績效考核
蚌埠市《關于加快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的實施辦法》明確,將新市民、青年人、城市基本公共服務人員等納入保障范圍,幫助緩解“買不起房,租不好房”的階段性住房困難。
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需要土地、資金、稅費、金融等各要素的保障。為此,我市簡化項目審批流程,辦理立項、用地、規劃、人防、施工、消防等手續,落實住房租賃稅收和民用水電氣價格等各項優惠政策,強化質量安全管理,嚴格運營監督管理,開展監測評價,納入對縣區政府績效考核。在公租房購買服務管理的基礎上,積極推進保障性租賃住房運營管理市場化,探索引入經營住房租賃房地產企業、規范性中介企業轉型參與運營管理。政府與國開行安徽分行簽署了《“十四五”戰略合作協議》,該行將對我市保障性租賃住房項目提供長期低息貸款。(完)
關注蚌埠發布微信
關注蚌埠日報微信
蚌埠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允許 請勿復制或鏡像
皖ICP備07008681號-1 皖網宣備070018號 皖公網安備34030002000168號
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舉報郵箱 bbrbs@bbnews.cn 舉報電話 (0552)4017493